公司新聞
[點擊量:2805][來源:創選寶防靜電專家(iziwu.cn)]
2020-10-15
當前,新技術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各行各業的革新。在醫藥研發行業,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正成為新藥開發的重要手段。塔夫茨藥物開發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,開發、測試一款新藥并通過監管機構的批準,制藥公司大概需要耗費25億美元以上。同時,那些被高度重復的老舊靶點和高度重復的劑型、結構改造,讓不少新藥死在了上市前。
大數據時代的到來,為藥物研發點燃了希望之燈。圍繞“數據如何驅動新藥研發”這一主題,至本醫療科技高級副總裁趙平、中科院計算所·圖靈-達爾文實驗室副主任、哲源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趙宇、凱利泰資本合伙人張志玲以及億歐大健康執行主編劉聰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數據在新藥研發以及精準用藥和診療方面的價值。
至本醫療科技高級副總裁趙平表示:“近幾年,抗腫瘤新藥的發展加速了基因檢測技術的企業的發展。而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在新藥研發和臨床診療上的使用,也會推動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的革新。”
中科院計算所·圖靈-達爾文實驗室副主任、哲源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趙宇則指出,當一個學科能夠用數學表達的時候,才是它真正完善的開始。但顯然現在很多醫學科學家還沒有這個能力,并且欠缺了對于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的掌握。目前,趙宇的計算所通過“計算醫學”,已經邁出了踐行這一理念的第一步。
對于數據在精準用藥和診療方面的應用前景,“期待人工智能時代,疾病治療也更加智慧。”這是凱利泰資本創始合伙人張志玲的暢想。
當前,全球抗疫之戰仍未終結,新冠疫情遠未結束,抗新冠病毒藥物、新冠疫苗的研發仍需乘風破浪,而分布式創新,便是順應當前新形勢的創新模式。從新藥研發、臨床開發到商業化、這是典型的縱向分布式創新;從腫瘤、免疫疾病到糖尿病等,則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創新力量同步開發,這是橫向分布式創新。可以預見,在分布式創新模式的引領下,中國創新藥產業的發展將步入下一個新時代。
(來源:億歐)